为迎接5.22国际生物多样性日,2025年5月15日,怀化市锦溪小学2215班的教室里洋溢着别样的活力。在怀化市生态环境局、怀化市志愿者协会(绿色卫士怀化大队)指导下,一场以"激发科学兴趣,探索蚕丝奥秘"为主题,融合生物多样性保护理念的公益小天使科学教育实践活动拉开帷幕 。
活动伊始,向老师以嫘祖传说为引,带领孩子们回溯蚕丝文化的源头。从《诗经》中"抱布贸丝"的记载,到小满时节古人的祈蚕节传统,再到蚕丝扇工艺中蕴含的缫丝、绕丝技艺,孩子们在历史长河中触摸蚕丝文化的脉络。同时,向老师引入生物多样性知识,讲述蚕作为生物链中的重要一环,与桑树形成独特的生态共生关系,强调保护生物多样性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当教室大屏幕上展示出考古出土的古代蚕丝织物,以及不同地域因生物多样性孕育出的多彩蚕桑文化时,教室里响起阵阵惊叹:"原来五千年前的人们就能织出这么精细的丝绸!不同地方的蚕桑文化还和当地的动植物息息相关!"
实践环节中,孩子们化身"小工匠",在向老师的指导下体验完整的蚕丝工艺链。他们小心翼翼地将蚕茧放入温水中软化,用筷子搅动抽丝,感受纤细蚕丝在指尖流淌的奇妙触感,随后将抽出的丝线绕上竹制扇骨完成定型。向老师适时讲解:“蚕宝宝是神奇的生物,它们的存在丰富了生物多样性,我们在利用蚕丝时,也要思考如何保护好它们的生存环境。”学生雷佳文兴奋地说:“看着蚕宝宝吐丝结茧已经很神奇了,没想到还能亲手把茧变成透光的丝扇!而且蚕和大自然的联系这么紧密!”
活动尾声,2215班的讲台上整齐摆放着数十把素白莹润的蚕丝扇,扇面在微风中轻颤,仿佛诉说着古老文明的生生不息。向老师表示:"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非遗科学教育课,让孩子们懂得传统文化不是博物馆里的展品,而是可以触摸、创造和传承的生活智慧。同时,也让孩子们明白,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守护这些珍贵传统文化得以延续的根基。”
这场蚕丝科学之旅活动,将科学观察、历史溯源与科学实践深度融合,孩子们不仅记录蚕的生长周期,绘制"蚕宝宝日记",通过计算蚕丝长度、研究蚕丝结构亲身体验中华五千年蚕丝文化的智慧与魅力;更通过生物多样性知识的融入,深刻认识到每一个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独特价值。此次活动,不仅让千年非遗技艺在孩童手中焕发新生,更在少年心中播下了敬畏自然、探索科学、守护生物多样性的种子。
据悉,怀化市志愿者协会后续会不断开发以本土文化为载体、融合生物多样性教育的科学实践活动,让科学教育成为滋养文化自信、培育生态保护意识的沃土。
“粽情端午,欢乐游园”2025年怀化市“我们的节日·端午”主
端午粽飘香,民俗共传承。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营造浓厚...(12 )人阅读时间:2025-06-01大手牵小手,温情暖童心丨六一陪伴老人活动
怀化市志愿者协会联合怀仁康养苑在六一国际儿童节这个充满童真与...(77 )人阅读时间:2025-06-01奏响生物多样性保护交响曲 共绘万物共生新图景
在第25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来临之际,怀化市委社会工作部、怀化...(113 )人阅读时间:2025-05-25我们的节日·端午丨“巧手做香囊,非遗润童心”主题活动温情开展
端午临仲夏,时清日复长。在2025年端午佳节即将到来之际,为...(183 )人阅读时间:2025-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