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志愿者联盟-传播网络正能量!

最新更新文章排行 志愿者登录 志愿者注册 退出

【微公益头条】网络志愿者联盟

当前位置: 首页 > 公益小天使

非遗传承中播撒科学教育新芽,守护生物多样性之美

时间:2025-05-16人气:作者:怀化公益小天使

为迎接5.22国际生物多样性日2025年5月15日,怀化市锦溪小学2215班的教室里洋溢着别样的活力。在怀化市生态环境局、怀化市志愿者协会(绿色卫士怀化大队)指导下,一场以"激发科学兴趣,探索蚕丝奥秘"为主题,融合生物多样性保护理念的公益小天使科学教育实践活动拉开帷幕 。

image.png 

活动伊始,向老师以嫘祖传说为引,带领孩子们回溯蚕丝文化的源头。从《诗经》中"抱布贸丝"的记载,到小满时节古人的祈蚕节传统,再到蚕丝扇工艺中蕴含的缫丝、绕丝技艺,孩子们在历史长河中触摸蚕丝文化的脉络。同时,向老师引入生物多样性知识,讲述蚕作为生物链中的重要一环,与桑树形成独特的生态共生关系,强调保护生物多样性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当教室大屏幕上展示出考古出土的古代蚕丝织物,以及不同地域因生物多样性孕育出的多彩蚕桑文化时,教室里响起阵阵惊叹:"原来五千年前的人们就能织出这么精细的丝绸!不同地方的蚕桑文化还和当地的动植物息息相关!"

image.png 

实践环节中,孩子们化身"小工匠",在向老师的指导下体验完整的蚕丝工艺链。他们小心翼翼地将蚕茧放入温水中软化,用筷子搅动抽丝,感受纤细蚕丝在指尖流淌的奇妙触感,随后将抽出的丝线绕上竹制扇骨完成定型。向老师适时讲解:“蚕宝宝是神奇的生物,它们的存在丰富了生物多样性,我们在利用蚕丝时,也要思考如何保护好它们的生存环境。”学生雷佳文兴奋地说:“看着蚕宝宝吐丝结茧已经很神奇了,没想到还能亲手把茧变成透光的丝扇!而且蚕和大自然的联系这么紧密!”

 image.png

活动尾声,2215班的讲台上整齐摆放着数十把素白莹润的蚕丝扇,扇面在微风中轻颤,仿佛诉说着古老文明的生生不息。向老师表示:"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非遗科学教育课,让孩子们懂得传统文化不是博物馆里的展品,而是可以触摸、创造和传承的生活智慧。同时,也让孩子们明白,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守护这些珍贵传统文化得以延续的根基。”

 image.png

这场蚕丝科学之旅活动,将科学观察、历史溯源与科学实践深度融合,孩子们不仅记录蚕的生长周期,绘制"蚕宝宝日记",通过计算蚕丝长度、研究蚕丝结构亲身体验中华五千年蚕丝文化的智慧与魅力;更通过生物多样性知识的融入,深刻认识到每一个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独特价值。此次活动,不仅让千年非遗技艺在孩童手中焕发新生,更在少年心中播下了敬畏自然、探索科学、守护生物多样性的种子。

据悉,怀化市志愿者协会后续会不断开发以本土文化为载体、融合生物多样性教育的科学实践活动,让科学教育成为滋养文化自信、培育生态保护意识的沃土。


标签:
加载中~